《周易·系辞下传》有曰: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,事物一旦到了极限就要改变它,世间万事万物似乎都符合这样的一个规律。
《道德经》说“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”,喜忧参半,福祸相依,不恰恰是物极必反、事情均有两面性且能互相转化的一个力证吗?西汉的塞上老翁,马无故亡而入胡,众人皆为之悲伤,唯独老翁怡然自得,是啊,马亡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?几次三番,一连串因马亡而发生的事情皆在互变互通中交替行进着,我们不得不叹服,老翁将辩证的哲学理论简单浅显地演绎了出来。
毛泽东在《新青年》发表《体育之研究》一文指出:“目不明可以明,耳不聪可以聪”,明与不明、聪与不聪并非亘古不变的,就如《塞翁失马》中,幸与不幸在某个成熟的时机是要发生转化的。
中国地大物博,我们一向以此为荣耀,清朝历经十二帝,最后走向了没落,满清贵族入关,仍旧忙着照搬封建制度的那一套,任西欧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,守着地大物博,不去努力向前,最终的结局就是被逐出了历史的视野,陨落了。
新中国发展至今,日新月异,作为一名中国人,我们挺起了腰杆,新冠病毒袭来,我国紧急采取了“一省包一国”的形式派使了医疗救援队,四川出征意大利,江苏对援巴基斯坦,伊拉克、伊朗均有我们的援助足迹,2021年5月8日,国药疫苗是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的首款灭活疫苗……这是强国与大国的风范,我们经久历史的考验,最终在国际大舞台崛起、傲立,毛泽东说“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,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。”在一定的条件促使下,强与弱的互通互化是顺理成章的,我们的国家领导人站在时代潮头,不断推动伟大的实践与变革。
国家、民族如此,个人亦是如此,不做“守株待兔”的宋人,更不做“拔苗助长”的农人,“弱者如果勤自锻炼,增益其所不能,久之也会变而为强。”,不故步自封,不一成不变,不守着眼前的优越而沾沾自喜,人才能通达、恒定与长久。人人皆如此,国将更强盛。我们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而不是让车轮碾碎了一地的虚无与空想。
幸甚,我是中国人!幸甚,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时代!
【作者】尹淑珍,笔名贯贯,槐荫区实验学校,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,在《文艺报》《宁夏文艺评论》《语文世界》《济南时报》《济南教育》《济南日报》《日照日报》《都市女报》《当代小说》等发表过文学评论、散文、纪实、诗歌等,所写童谣被录入《济南市优秀童谣作品集》,《家乡》杂志特约作者,济南报业“小蜗牛公益读书”领读人。
壹点号 贯贯
找记者、求报道、求帮助,各大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壹点情报站”,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